更新时间:2014-10-10,发布者:向贤在线,浏览人数:74
卢梭(法国思想启蒙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文学家)
什么是最好的教育?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: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,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,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,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。
杨绛(中国著名作家、戏剧家、翻译家)
“好的教育”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,学习的自觉性,培养人的上进心,引导人们好学,和不断完善自己。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,让他们潜移默化。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,言传不如身教。
顾明远(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、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个 性化教育,现在是世界的趋势。我们要培养人才,这个人才的素质也好,他的环境也好,都有不同。所以我们必须要按照他的素质,他原来的一些天赋的素质,以及 他的爱好和特长,来加以实施教育,他的潜在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。这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,也是最公平的教育。因为每个人都有差异,这也是我们中国的传 统,孔子早就讲了我们要因材施教,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,来进行教育。这是我们的传统,也是现在时代的要求。
朱永新(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、苏州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一 个真正好的教育,它应该帮助每一个人在原来的基点上有更好的发展,帮助把他的潜能,特别是他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张扬。因为学生的基础不一样,就不能够 用简单的分数来评价。如一个入学时90分的学生与另外一个入学时70分的学生,经过两年学习之后,前者考了90分,后者考了80分,无疑后者的教学质量更 好。
孙云晓(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、研究员)
著 名教育家吕叔湘说,教育近乎农业生产,绝非工业生产。另一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解释说,学生跟种子一个样,有自己的生命力,老师能做到的,只是供给他们适当 的条件和照料,让他们自己成长。由此看来,孩子是千差万别的,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。因此,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,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 子。
肖川(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什 么是良好的教育呢?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,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: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,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 神世界;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(她)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,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;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(她)乐此不疲、废寝忘食的活 动领域,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;如果从来没有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,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……那 么,他(她)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、良好的教育。
刘铁芳(湖南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好 的学校教育,其根本标识当然是好的学生。这里所谓好的学生,首先是指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好,也就是说,好的学校总是拥有好的生源,这是从学校教育的起点 而言的。一所学校,能吸引周围最好的学生来学习,得天下英才而教之,当然这可以说是一所好的学校,特别是大学,优秀生源可以说就是一所大学的标识。其次是 指作为教育目标的好,也就是不管学生进来如何,走出校门的时候都是好学生。一所学校,如果能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人,甚至成才,那当然是好的学校。最后,是 指作为教育过程中活动着的学生的好,也就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显现出来的对美好事物的欲求,显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,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好。正是这 种好,导向学校教育目标的好。
李镇西(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、特级教师)
所 谓“好教育”,就是“既有意义,又有意思”的教育。“有意义”,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说的:我们的责任、使命、理想,我们的教育目的,我们所要传递给学生的 真善美品质,还有要培养的公民意识与创造精神,以及要点燃的思想火花和要拓宽的海洋般开阔的胸襟与视野……“有意思”,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说的:情趣,浪 漫,好玩儿,妙趣横生,其乐融融,心花怒放,欢呼雀跃,心灵激荡,泪流满面——或是教室里老师讲的一个跌宕起伏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,或是师生之间在田野上 的追逐以及让风筝在蓝天写诗……